傍晚时分,PDT地产设计趋势主编与周瑜玮先生成功连线,爽朗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丝毫不觉工作一天后的疲态。
周瑜玮先生是融信地产集团总部室内总监,深耕地产设计领域十余年之久,曾在多家一线及标杆房企担任要职,打造“融信世纪”、“旭辉铂悦府”、“实地三亚海棠湾”等标杆产品,对各类住宅产品及精装标准化系统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前瞻性的思考。此次访谈中,他站在大时代背景下,结合自身的职业生涯,与我们一同回顾了房地产行业住宅发展的历程,并展望了后疫情时代社区营造及未来中国住宅发展趋势。
曾任职世茂、旭辉、实地,拥有十余年的地产设计管理经验。其具备优秀的设计产品研发能力与优秀的设计资源整合能力,产品极具实践精神与创意突破,众多项目获得国内外室内设计大奖。
拥有多年地产示范区打造、精装修体系搭建、高端产品项目设计研发经验,其超一线城市高端项目代表作包括旭辉铂悦府、实地三亚海棠湾、融信世纪等。
周瑜玮:小时候上兴趣班,被美术老师从一众小朋友中挑选了出来,从此被贴上了“美术生”的标签。到高考的时候,本想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业,但后来还是在一番抉择下报考了东华大学。专业选择的时候也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我非常喜欢服装设计,所以在服装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之间犹豫,最后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选择了环境艺术专业。其实设计专业与艺术相关,但是需要增加非常多的专业知识,并且训练思维逻辑,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平衡。在毕业以后,我去了建筑设计院,从此身份正式从“美术生”转换为“设计师”。
PDT:我们观察到您的履历,早年是在世茂、旭辉、实地这三家一线开发商工作过,可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这几家公司最大的收获与成长经历?
2010年初,精装修在整个地产板块刚刚起步,很多地产公司没有注重精装修板块。当时,我从设计院转战自己的第一家甲方公司——世茂地产集团,担任集团体验中心的室内设计经理,工作内容以示范区打造为主。由于集团体验中心属于营销口,我们与营销同事及市场有非常多的互动。当时示范区设计的特点是去模拟客户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打造情境化的场景,简单说,就是“怎么美怎么来”。
2013年至2014年,行业出现了转折点,一些地产公司的精装修标准化已经逐渐起步,我也从世茂转到旭辉,开始做精装修的精研。
当时,旭辉为了完善精装修体系,增强产品力研发新的产品线,专门成立了研发中心及实验基地,集合了包括设计、招采、工程、营销等各条线的专业人员,组建起一支跨专业的专项团队。我们当时不仅对集团的精装各标段做了相应的标准化,还对一些工艺、工法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将每一个完整的工序进行了剖面的细化,这有利于让后期输出以及各个城市的项目落地,同时具备更加标准化的施工规范。比如,在做防水的时候,涂层处理,第一层应该涂成什么状态等。
此外,在户型搭建上,我们也做了许多尝试。以前我们和营销过方案基本靠效果图,但如果他们对空间感知力比较缺乏,就很难对户型空间及小尺寸进行把控。所以我们在研发中心做“异地搭建”,以便让营销同事对整体空间和细节收口有更直观的认知。这也是从设计端走向了客户端。
研发中心的成果为旭辉铂悦府德系精工打下坚实基础,其中一个标准化成果后期也成为了苏州旭辉柏悦府及南京铂悦金陵的精装母本。
2016年,我进入实地工作。在面临室内设计条线不成系统、精装产品理念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对实地精装标准化的运用体系进行了搭建,同时在打造标杆性示范区上做了进一步的尝试。这些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验。此外,我对地产品牌的认知、高标段的产品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在做实地天津海棠雅著销售中心项目的时候,我们从周边各种草原风、新古典产品中突出重围,呈现了区别于市场差异化的产品。从美学角度,将室内设计的艺术性与时代的哲学思潮结合,从功能角度,实际户型功能匹配艺术风格,皆令这个项目成为当年极具风格的标杆示范区。
2017年,我成为融信集团室内设计负责人。当时融信的精装也没有完整的体系化建设,大多数项目在精装系统上仍处于摸索阶段。有些项目也会出于市场原因pp电子,基于展示样板间的效果做精装修交付,但这对于后期大批量交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工程端,很多涉及到结构及点位的问题需要协调,工艺工法也需要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在成本投入上也有比较大的风险。
基于项目现场施工经验,我们将建筑、室内设计、机电等专业融合,梳理出了适合于当时融信情况的1.0精装标准。如今,融信的精装设计标准化已经迭代到3.0版本,不仅可以匹配到各个城市交付标准,更结合了微观标准化,所以可以形成带有融信气质的精装修产品。整个过程中,我们关注时代潮流更新,不断对研发进行更新,从而做出更具引领性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地产设计工作越来越“微观化”。一方面,精装修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示范区打造也在不断迭代,往精细化、标准化、多元化以及重点项目标杆化、网红化等多方向发展。地产的示范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示范生活的作用,而是更多地切入客户的实际生活,重点考虑交付以及后期的运营问题。
PDT:“融信杭州世纪 ”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融合的精装项目,在当时新古典流行的大环境下,你们是如何做出产品差异化的?在精装修体系搭建这块,您有怎样的心得?
周瑜玮:这首先涉及到一个普适性问题,精装房的普适性要照顾到70-80%的客户。在做杭州世纪的时候,我们定位的客户群体是具备一定的审美偏好的,他们在趋势中应该是引领性的,而不是中庸的。因此,当时我们没有选择中国风,而是选择了现代德系风格。比如,在部品上我们主要使用了德系产品,细节工艺上则是呈现出现代摩登风格。同时在大区的打造上,也将先锋社区的聚集性、功能性等以各种形式呈现,形成高品质的社区环境。
实际上,融信在产品的定位上是挑客户的,即精准的对客层进行定位后,形成自我品牌与产品标杆的融合。产品差异的形成,其实是从公司品牌端推导到产品设计和社区规划的。
周瑜玮:好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产品可能不愁卖,因为市场热度高。但是现在各地产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市场趋于冷静,什么样的产品能突出重围?什么是客户真正需要的?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伴随着市场发展,客户对自己的需求越来越清晰,能否提供完善的服务、高品质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中之重。
以示范区售楼处为例,大面积、超豪华售楼处的出现概率越来越小。一些实际功能的植入,比如共享厨房、共享书房等功能在示范区阶段变得更为重要。此外,在产品的理解上,我认为住宅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是建筑还是室内,都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住宅产品好或不好,不光是建筑立面好看,还要看社区规划的合理性,在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应激性,包括后疫情时代的防疫常规化等。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是经得起考验的。
周瑜玮:融信是经营和产品双导向,而整个产品导向是以产品为主,这也是我们的特色,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品质地产,与其他地产公司形成差异化。
PDT:“海月系”、“世纪系”是融信的明星产品,也是最高序列的产品之一,当时是如何打造这两款产品的,其中做了哪些富有价值的探索突破?
周瑜玮:在打造标杆性产品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做更现代的、先锋主义的建筑,比如“世纪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城市更新,比如“海月系”。
在“世纪系”产品打造中,融信择址城市高价值、高潜力核心板块,联合顶尖设计团队,从建筑美学、智能科技和艺术社区三大维度,营造富有时代感的现代艺术居住社区。
在“海月系”产品中,于历史、人文价值高地,精研东方人文建筑美学,以文化自信、文化回归之精神,全面焕新城市肌理,革新传统人居方式。比如福州海月江潮旧改项目中,我们既要与相关的政府、专家沟通,确保不会损坏保护性建筑,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完善项目地块、风貌的打造,呈现适于现代生活模式的街区。
可以看到,在“世纪系”这一类的先锋主义产品中,我们会做得更年轻、更现代。而在“海月系”这一类旧改项目中,我们会把东方元素、地域文化萃取进示范区中,同时精装部分还是要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虽然“海月系”在定价上不是最贵的,但是它的产品力和影响力是可以和同为标杆性产品的“世纪系”并驾齐驱的。
PDT:“实地三亚海棠湾”是一个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不同于在一二线城市做的住宅项目,这类高端住宅项目设计面临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周瑜玮:我们接手“实地三亚海棠湾”的时候,它已经有了整体规划,并且精装修样板间也已完成。但我们发现,这个项目作为高端旅游产品是相对缺乏吸引力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古典风格在三亚无法体现出地域性和辨识度,反而这种设计风格在香港、上海等城市里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希望它的设计语言更生动,打造完全属于三亚的轻松氛围,能让客户产生冲动,进而促进项目销售。
当时,我们请了一家集建筑、景观、室内一体的新加坡设计公司Formwerkz来配合这个项目。一方面,新加坡和三亚的环境相对匹配,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理念是“将自然引入室内”,我们希望做一个开放式的住宅,令环境、建筑与室内互通,而不是封闭的,与这家新加坡设计公司的理念相对贴合。
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可能是各个专业之间的互通,除了设计内部的建筑、景观、室内三个专业间的联动之外,我们也强调设计理念要和营销人员沟通,通过营销端对客户进行引导,突出产品优势。因此,我们会更加注重各专业之间的交圈,以及地理优势、风土人貌的摄取。
PDT:现在有一部分声音提出“去售楼处化”,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地产展示区(售楼处)项目的设计上,您最看重哪些问题?
周瑜玮:我认为,这是时代的产物,但并不是必然的趋势。示范区对于地产公司实际上是一个营销道具,无论是售楼处,还是咖啡厅,哪怕是个餐厅,只要它能够完成销售目的,让客户感知到产品的特点,那么它就完成了售楼的功能属性。保险可以在任何场合买卖与签售;吃的用的都可以在网络上销售。那房子就一定要在售楼处里面买么?不一定。
当下,无论是物品,还是产品,其实都可以提供沉浸的感受氛围,让客户感知到产品的特点,房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产品范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属空间的属性将越来越被弱化,多元、多功能的空间将成为趋势。售楼处可能将变成一家餐馆,吃顿饭的功夫就买好了房子。比如万科的co-life,就是将咖啡馆、酒吧融为一体。同样的,融创的归心社区也成为示范区的必备展示部分。
周瑜玮:在我看来,场景化是在模拟客户将来的生活方式,这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实是一个技巧。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小的物件,放置于特定取景框以达到情感的共鸣。比方说,在售楼处端出了一杯来自洪都拉斯雪梨的手冲咖啡豆,加上香喷喷的意大利纯正的羊角可颂,耳边再响起小野丽莎的温婉歌声,从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上营造全方位的小资感受,也许客户就被打动了。
周瑜玮:我认为,中国住宅产品将会做得更好、更精巧,样板间不再仅仅是示范生活方式,而要考虑交付。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的收紧,很多地产公司开始涉足商业板块。商业板块属于地产板块的拓展,它对于地产将起到支撑作用。未来,作为住宅的配套,商业板块可能会占据更多的份额,补充社区的全方位打造,为居住带来便捷性。
PDT:交付状态是否与“社区营造”存在一定关联,您如何理解社区营造的核心逻辑?
周瑜玮:现在的邻里之间都越来越陌生,可能我住了10年依然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尤其是在疫情之后,这成为了一个被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共享性质的、归属性的社区。比如我们会尝试让客户之间建立联系,即在社区中住户不仅可以解决生活、娱乐等需求,还能有更多社交的机会。
这需要地产板块集全专业、全链条共同打造。在建筑上要有容积率的出让,在景观上空间要和周围的一切发生关系的,在室内则是需要空间的围合,未来物业也需要维护与运营。目前,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尤其华南等有着特殊环境优势的区块,很多社区会通过会所和架空层来实现物业配套和共享空间的设置。
周瑜玮:疫情引起了行业的一些变化,很多公司做了不同的标准化,比如增加了双向拿取的快递柜,入户大堂设置消杀空间等。当然,有一部分是临时的。但是pp电子,我觉得未来更多的是要从社区的管理角度看,增加内核,即重在服务。因为原有规划条件或者场地受限,很多小区实际上很难在原有设置上增加配置,那就只能通过更好的物业服务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比如去解决快递件或外卖等的收取、社区运营管理等问题。
PDT:作为设计管理者,您最注重人才的哪些特质?在管理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周瑜玮:设计是专业性的岗位,所以专业是一个最基础的要求。其次,是综合素质,比如当团队合作的时候,是否有补位意识,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和其他专业团队进行沟通。再者,就是将心比心,一方面是要从客户的角度思考,比如设计出来的东西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会买?另一方面是对同业者,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要有起码的尊重。此外,从管理角度看,要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既要深研自己的专业,但同时也尝试做到模糊边界感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地产设计趋势」定位于地产设计领域,关注全球地产设计趋势,探索地产设计产品力,发现中国地产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以全球化设计视野、专业的地产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地产设计领域专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翻开《PDT.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PP电子平台PP电子平台PP电子平台